反诈班会应以警示教育为主题,首先介绍不同类型的诈骗手段及常见诈骗案例,强调诈骗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其次,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或警务人员进行专题讲解,分享如何辨别诈骗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提供防范诈骗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最后,开展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诈骗经历和应对经验,增强识别诈骗的能力和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这样的班会,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诈骗情况,学会保护自己,有效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溜进学校家长群,
冒充老师收学费,
钱款到账就退群。
(打一诈骗手段)
答案:冒充老师诈骗
谜
面
二
“足不出户、日赚斗金”,
躺平不是梦
谁知一单两单是诱饵,
本金套入是目的。
(打一诈骗手段)
答案:刷单诈骗
谜
面
三
“你涉嫌犯罪被通缉了!
这是你的通缉令。
不要告诉任何人,
(打一诈骗手段)
答案:冒充公检法诈骗
谜
面
四
“无抵押、免担保、低利率”
才放款哦
(打一诈骗手段)
答案:贷款诈骗
谜
面
五
“小陈你好,我是李院长”
领导主动加微信,
急需用钱帮一下,
未经核实就转账
(打一诈骗手段)
答案:冒充领导诈骗
反诈班会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常见诈骗手段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而举办的活动。以下是一个反诈班会可能的开展方式:
1. 开场致辞: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发表致辞,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们要保护个人财产和隐私。
2. 分享案例:邀请警察、专家或在网上被骗过的人来分享自己或他人的诈骗案例,重点向学生们描述骗术的狡猾性和危害性。
3. 讲解常见骗局:通过PPT、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详细介绍常见的诈骗手段,如仿冒网站、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钓鱼等,解析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4. 提供防范措施:向学生们提供实用的防范措施,如不轻信陌生人、保护个人信息、警惕高额回报的投资等,帮助学生们识别和避免被骗。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们参与互动游戏或问答环节,检验他们对于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的理解程度,并奖励参与者。
6. 提供资源和支持:介绍学生们可以获取更多反诈信息和报警的途径,如警察局、反诈骗热线等,帮助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
7. 总结和展望:班主任或主持人对班会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醒他们反诈骗是一项长期的防范工作。
8. 活动结束:感谢参与者的支持,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反诈班会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应该成为学校和家长教育学生的长期工作。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和实际案例的分享,帮助学生们提高对于诈骗的警觉性,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隐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