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人均商业区什么意思
时间:2025-05-13 01:55:24
答案

是一个城市规划中常用的统计指标,全称是城市人均零售商业面积,用城市总零售商业面积除以城市总常住人口换算而得,通常会认为人均商业面积1-1.2平方米是比较合理的区间,超过1.2平方米,就存在商业饱和甚至商业过剩。

主要应用及优缺点:

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再结合经验值即可对一个城市的商业供求水平进行大体上的判断,因此,人均商业面积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上海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主办的《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情况报告》中,就提到“拥有2400万人口的上海,人均商业面积1.4平方米,整体处于供求平衡状态,部分区域人均商业面积高达2.8-3平方米,商业供应出现局部结构性过剩现象。”

但是,这个指标也有一些先天的弱点,比如说:不适用于针对较小的地域范围,商业属性定义比较模糊,较难指导具体项目的购买行为等等。

人均商业区什么意思
答案

1 人均商业区是指商业区的总面积除以该商业区内常住人口的平均值。

2 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衡量一个商业区内的商业资源是否足够丰富,以及商业服务能否满足常住人口的需求

3 人均商业区越大,说明商业资源越充足,常住人口的生活质量也更高。

但是,人均商业区过大也可能导致商业资源分散,影响商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人均商业区什么意思
答案

是指零售商业聚集,交易频繁的地区办公区。商业区一般在大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商业区又划分为中央、区和街等不同层次、规模的商业区。

在中央商业区又逐渐形成了中央商务区,其中心为规模较大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组成的金融“核”或金融中心;其外边为规模较大的工业、商业企业的总部或机构;再外边是为这些核心公司及其办公机构提供会计、律师、咨询、广告、经纪、市场顾问等服务的公司。

推荐
© 2025 快发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