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减少,利润增加。
因为毛利率是指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比率,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收入的增加会提高毛利率,而销售成本的减少会提高毛利率。
因此,计算毛利率最简单的口诀就是“成本减少,利润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毛利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因素,例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等,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更准确地计算毛利率。
同时,根据毛利率的高低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一项指标。
1、一般大宗批发税后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常规流通企业税后毛利率在30%左右为合理。零售企业税后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如果税后毛利率超过60%,那就属于暴利行业了。
2、毛利率通常用来比较同一产业公司产品竞争力的强弱,显示出公司产品的订价能力、制造成本的控制能力及市场占有率,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产业间的产业趋势变化。但不同产业,则会有不同的毛利率水准。
扩展资料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