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读音:cù释义: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出处:蹴,蹑也。——《说文》蹴,蹋也。以足逆蹋曰蹴。——《一切经音义》引说文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造词:蹴踏cùtà、圪蹴[gēcù]、蹴缩[cùsuō]、蹴跄[cùqiàng]、蹴几[cùjǐ]造句:
1、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便匹马、蹴踏高秋。
2、漫天风雪中,一骑破空骤至,犹蹴踏盘旋,咆哮嘶风,不可抑止。
3、现在,足球起源地和蹴鞠已成为淄博临淄乃至中国一张耀眼的名片。
4、盛唐时期,万邦来朝,蹴鞠大会在皇宫内盛大举行。
蹴的意思与踏相近。蹴的本义是踩或踏,例如在词语“蹴踏”中,蹴就是踩或踏的意思。此外,蹴也可以表示踢,如在“蹴鞠”(踢球)中的蹴就是指踢球的动作。因此,蹴的意思可以与踏或踢相近。
《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现山东淄博)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记载,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