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儒家有几位圣人
时间:2025-05-13 01:51:48
答案

五位

后世推崇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五大圣人。

至圣孔子

至圣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学生遍布天下,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都是较早的一批弟子。孔子创设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至圣先师”,故而被称为“至圣”。

复圣颜子

复圣颜子,颜回,字渊,春秋末期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人。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都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生未曾做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论语》一书记录了颜回的只言片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故而后世称其为“复圣”。

宗圣曾子

宗圣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曾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又传授给孟子。因而,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曾参著有《大学》一书,《大学》是四书之首,因此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颇有开宗立派之意,故而被称为“宗圣”。

述圣子思

述圣子思,姓孔,名伋,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又传给了孟子,与孟子的学说并称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家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代表人物,《史记》当中记载,子思作《中庸》一书。子思在儒家学派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故而被后人尊为“述圣”。

亚圣孟子

亚圣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于子思。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最后期孟子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作《孟子》一书。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孔孟”,故而有“亚圣”之称。

儒家思想什么时期最受推崇到达顶峰
答案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最受推崇到达顶峰,汉武帝时期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治国与法家治国的区别
答案

儒家治国和法家治国的区别如下:

理论基础不同:儒家坚持传统的治道,提倡的核心观点是“仁”与“礼”,认为治理百姓应该以礼以德,不应该以法去刑,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法家认为应该以法治国,人性是好利恶害的,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推行法治的重要性,产生的理论依据则是“性恶论”。

核心思想不同:儒家注重人的内在世界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主张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法家则更注重法律和制度的建设,主张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推荐
© 2025 快发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