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乐府诗之一,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妻,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逼迫下,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原因分析:
1. 封建家长制:刘兰芝的婆婆对刘兰芝不满,认为她未能遵守妇道,性情刚烈,因而逼迫焦仲卿休弃刘兰芝。焦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只好将刘兰芝暂时送回娘家。
2. 封建礼教:在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她们往往成为男性和家长权利下的牺牲品。刘兰芝在娘家得知焦仲卿将娶新妇后,绝望之下选择了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内容延伸:
《孔雀东南飞》通过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故事的叙述,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和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在文学史上,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誉为“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同时,《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和审视封建礼教的束缚,珍惜当今社会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孔雀东南飞男主是庐州府小吏。
《孔雀东南飞》的男主是焦仲卿,女主是刘兰芝。刘兰芝17岁时,嫁给庐江郡的一个小官吏焦仲卿为妻。焦目容不下刘兰芝,而将其遣回娘家,刘兰芝的兄长逼其改嫁。于是,在改嫁的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表时间的词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