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应收账款,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会计科目,并根据采购或用工单位的不同设置详细科目进行核算。增加额登记在借方,减少额由贷方登记。
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
发生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回应收账款发生现金折扣: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发生销售折让或者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产生转让损失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等
应收账款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为了反映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科目。应收账款的核算方式如下:
1、 企业赊销货物时,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实际收到款项时:
贷:应收账款—xx公司。
账龄应该按照月份设置。
因为月份是一个时间单位,可以更加清晰地记录应收账款的逾期情况,使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催收措施。
而按照天数设置,则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和管理混乱的情况。
此外,对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应收账款账龄的设置也可能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延伸: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除了账龄的设置,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及时发出账单、及时收回款项、建立催收制度等。
一旦出现逾期情况,应及时采取催收措施,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