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爱祖国,认真参加升国旗仪式,唱好国歌。
2. 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班级争光。
3. 乐于助人,主动帮助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
4. 尊敬师长,校园内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自觉让路。
5. 遵时守纪,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放学按时回家。
6. 讲究卫生,衣着整洁,大方得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 热爱劳动,认真做好值日。
8. 保护环境,爱护公物,主动捡起垃圾。
9. 努力学习,上课专心,主动参与,独立完成并按时上交作业。
10. 诚实守信,虚心接受批评,有错就改。
第一个,亚特兰蒂斯文明。根据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大洪灾出现之前,在地球上或许存在过一片大陆,而这个大陆上有非常高超的文明,只是最后这片大陆消失了,沉入了大西洋里面。
第二个,玛雅文明。关于这个文明存在于公元300年左右,据说他们有非常高超的文明,连天文知识都知道,现在还可以看到他们的遗址。根据研究表明,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十世纪出现,在公园3至9世纪的时候最为鼎盛,虽然说当时还有其他的文明存在,但是,和玛雅文明相比,还是差了很大的距离,而关于这个文明的消失,却一直找不到原因。
第三个,楼兰古国,这个文明存在于中国的罗布泊地区,这个古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小国,但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这个小国却非常的发达,这个国家在公元前176年修建,不过,在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了,存在了800年的历史,因为楼兰美女的出现,让这个文明充满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亚述帝国堪称军国主义鼻祖,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强大而冷酷的军事帝国,他们的凶恶和残忍,让人不寒而栗,纳粹德国虐杀犹太人的罪恶,日本军国主义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无不令人发指,然而,就凶暴和野蛮的程度而言,3000年前横行于西亚和北非的亚述帝国,比德日两国,有过之无不及。
十大文献源是指中国图书馆学会在1956年提出的十种重要的文献类型,它们分别是: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这些文献类型在中国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具体特点如下:
1. 图书:图书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文献类型,包括各种类型的书籍、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等。图书具有系统、全面、深入的特点,能够提供某一主题的详细信息和知识。
2. 期刊:期刊是指定期出版的刊物,如月刊、双月刊、季刊等。期刊论文通常反映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的特点。
3. 报纸:报纸是每日或每周出版的刊物,包括新闻、评论、广告等各种信息。报纸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以提供最新的新闻和信息。
4. 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报告等。会议文献通常反映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学术研究论文,包括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论文。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是研究某一主题的重要参考资源。
6. 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研究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发布的科技研究成果报告。科技报告通常包括实验、测试、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7.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指发明创造的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专利文献反映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8. 标准文献:标准文献是指由政府或专业组织制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文件。标准文献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是生产、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9. 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指政府机关、政府部门出版的刊物、书籍、报告等文献。政府出版物通常包括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10. 产品资料:产品资料是指对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的介绍。产品资料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功能和使用。
总之,十大文献源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文献,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资源体系。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文献类型,对于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