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认为,菌儿来自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它们早在约40亿-35亿年前就已存在于地球上。除此之外,菌儿也可以从外太空中来到地球,因为它们可以在高空中存活和传播。
此外,一些菌儿也可能来自地下,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并且有些地下生物和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可以相互合作从而形成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总的来说,菌儿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地方,包括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外太空和地下环境。
有四个来源:1、空气
可以说空气是微生物天然搬运工,无论是土壤、水域、动植物之中的微生物,只要被卷入空中就会被带到远离原地而落入其他诸如制曲场地的地方。
2、水
微生物之所以能在水中大量存在和生长繁殖,是因为水中有机物营养物质丰富,而微生物在水中的数量取决于水质,水源不同,微生物的种类不同。
3、原料
酿造酱香酒的高粱和小麦中也是微生物的培养皿,高粱小麦在未经过任何化学的、物理的(高温、高压)处理时,其微生物含量非常丰富。
4、酿酒器具
香酒酿造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器具可以网罗微生物,还有储备“残留”微生物的特点。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试验
1800年,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的托马斯·杨向牛顿提出的光的微粒性观点发起挑战。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试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期间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发起挑战。当时亚里士多德以及大众都一致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的快。于是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这个实验向世人展示尊重科学而不畏权威的可贵精神。
03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实验
17世纪的人们认为,太阳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它颜色的光。为了验证太阳光是不是白色的,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于是有了我们后来知道的光谱。
04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
公元3世纪的时候,有不少人试图进行测量地球的圆周。但是,他们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计算结果很不精确。古希腊人埃拉托色尼则创新地将天文学与测地学结合,第一个提出在夏至日那天,分别在两地同时观察太阳的位置,并根据地物阴影的长度之差异加以研究分析,从而总结出计算地球圆周的科学方法。他计算的的地球圆周距离实际的数据仅有5%的误差。在2000多年前就能准确测出地球的周长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05
伽利略的加速度试验
亚里士多德曾预言,一个滚动的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但伽利略却用实验证明了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还发现,只要把摩擦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小球从一斜面滚下之后,可以滚上另一斜面,而与斜面的倾角无关。也就是说,无论第二个斜面伸展多远,小球总能达到和出发点相同的高度。如果第二斜面水平放置,而且无限延长,则小球会一直运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