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分组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会保险政策,将参保人员按照其身份特征分成不同的群体,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保险福利。
一般来说,社保分组主要包括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通过分组,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社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平等和个体和谐发展。同时,社保分组也需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1.保障对象不同
新农保保障对象为年满16周(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职保即城镇有固定职业的居民,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在工作地区缴纳保险金。
城居保是指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应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2.缴费方式不同
新农保基金由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和个人缴纳共同构成。而且个人缴纳部分分为一百元、两百元、三百元、四百元、五百元的不同档次。
职保由供职公司缴纳基数的20%和职工缴纳8%。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标准是当地上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城居保由居民自主缴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组成,其中居民缴费分为十档,最高为1000元,最低为100元。
3.领取方式不同
新农保需要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保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城居保是参保居民积累缴费15年后,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在内的养老金。以上两种社保,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职保需要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60周年、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且个人缴满15年,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社保并不是按照街道来分配的,而是按照居住地的行政区划来划分的。一般来说,社保是由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险部门负责管理和执行的,他们会根据居民所在的行政区划来确定社保的具体范围和标准。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保的划分都是基于行政区划而不是街道。这样的划分方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统筹社保资源,确保社保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