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竹子
嫩竹是不会长笋的,嫩竹表面颜色比较浅的,总之颜色越深就越老的。一两年的竹子比较绿的。建议找二年以上四年以下竹子。一般是看竹子叶的颜色,黄一点嫩一点的是1-3年的。3年以后的叶子有点发暗深绿色的,叶子的纹路更清晰。
(2)选土质
最好选土比较松的地方,还有要看地上的裂缝,竹株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凡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是有笋的征兆。
(3)选结笋方向
年长的母竹,笋结在竹鞭的母枝上和母竹的前方;年幼的母竹,笋结在竹鞭的分鞭上,一般在母竹的后方。对判定无笋的竹鞭,不要开挖,以免损坏竹鞭又浪费力气,更不要盲目地把母竹四周都挖空,遇上刮风下雪,母竹就会连根拔起,使母竹全都被毁。挖笋时应选择枝繁叶茂、竹叶浓绿但带有少量黄叶的竹株作为找笋的对象。
(4)挖什么样的
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下头粗、来年成新竹。笋形弯曲,基部尖瘦或笋壳干裂老化的笋,基本不会转化为春笋,这种是可以的挖的。而那些基部丰满、根部发达、笋壳嫩而紧紧包裹笋肉的则是来年转化为春笋、破土出竹,促进林地繁盛的根本,需保留,最好不采挖。
冬笋的处理和烹饪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种既好吃又简单的处理方式:
先用刀把冬笋的根部切掉一些,然后将冬笋笋尖朝上放置,从上往下在冬笋中间划一道,注意不要切太深伤到笋肉。
沿着刀口,用手向两边扒开,笋壳就很容易剥下来了。根部的笋壳比较老,可以剥干净些;上面的笋壳相对比较嫩,剥到颜色基本呈白色就可以停手了。
处理好的冬笋切成片或者块状,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烹饪方式。可以选择炒、煮、炖等多种方式,搭配肉类、蔬菜等食材一起烹饪,口感更加丰富。
需要注意的是,冬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单宁等物质,直接烹饪口感会比较涩,建议进行焯水处理。将冬笋切成大块,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再进行烹饪,口感会更好。
总之,处理冬笋的关键是去掉外壳和进行焯水处理,烹饪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食材搭配。
冬笋是竹笋的一种,口感鲜嫩,营养丰富,适合炒食。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冬笋炒菜的做法:
### 材料:
- 冬笋 300克
- 肉丝(猪肉或鸡肉)50克(可选)
- 青红椒各1个(增加色彩和口感,可选)
- 蒜末 适量
- 姜末 适量
- 食用油 适量
- 盐 适量
- 鸡精或味精 适量(可选)
- 生抽酱油 适量
- 料酒 适量(去腥增香)
- 白糖 少许(提鲜)
### 做法:
1. **准备冬笋**:将冬笋去皮,洗净后切成薄片或条状。如果是生笋,需要先焯水去除苦涩味。
2. **腌制肉丝**:如果使用肉丝,可以用少许生抽、料酒、盐和淀粉腌制10分钟。
3. **准备辅料**:将青红椒洗净去籽,切成丝或片备用。
4. **热锅凉油**: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蒜末和姜末爆香。
5. **炒肉丝**:如果有肉丝,这时候下锅翻炒至变色。
6. **下冬笋**:加入冬笋快速翻炒,冬笋出水后,加入适量的盐、生抽调味。
7. **加入青红椒**:将切好的青红椒加入锅中一起翻炒,直到青红椒断生。
8.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少许糖提鲜,如果喜欢,也可以加入鸡精或味精增味。
9. **出锅装盘**:炒至所有食材熟透,调味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 小贴士:
- 冬笋炒制前最好焯水,以去除可能存在的苦涩味。
- 炒冬笋时火候不宜过大,以免炒糊,也不宜过小,以免水分过多,影响口感。
-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蔬菜,如胡萝卜、洋葱等,增加营养和口感。
- 如果喜欢吃辣,可以加入一些辣椒提味。
这样炒出来的冬笋既保持了脆嫩的口感,又有肉丝和青红椒的香味,是一道简单美味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