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数学家们研究π,很早就开始了。
在公元前100多年的一部《周髀算经》里,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也就是π= 3。
东汉时,张衡认为,π=√10=3.16。
三国时,刘徽算出,π=157/50=3.14;后来又算出,π=3927/1250=3.1416。
祖冲之又远远超过了刘徽,算出π为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
祖冲之没有发明指南针。
指南针的名称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机制构造均未见流传。据说三国时期的大发明家马钧曾制造出指南针,但到晋时早已失传。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制造过各种奇巧的机械,包括指南车和千里船,还通晓音律,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科学人物。但他并未发明指南针。指南针的具体发明者及时间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祖冲之并未发明指南针。
不是的,祖冲之与祖逖没有关系。
祖冲之(429 年-500 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逖(266 年-321 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