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明塔,亦称水口塔,塔位于新昌县城关镇石柱湾、塔山村之间的山巅,镇攘与理景功用兼有。塔山明塔本名应称奎步塔。明塔之名,系文物部门所取,因建于明代,故称之为明塔。新昌旧有谚曰:“新嵊三塔像条龙,龙头在新昌,龙尾落嵊州。”可见邑人在感情上对明塔还是看得很重的。西郊塔山明塔是新昌仅存的一座古塔,可以说是新昌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建于辽会同元年,公元984年。
塔山塔,也称闾州辽塔、十家子塔,位于辽宁阜新市阜新县十家子乡塔北村(烧锅屯),坐落在村南四华里的塔山山顶,山下为辽代闾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山塔建设于辽会同元年( 984年),塔砖结构,八角九级密檐,高二十八米,座基三十二平方米。此塔与阜新其他地区辽金时期砖塔有所不同,塔身只有正东、正南、正西四面有佛龛,佛龛进度很深,龛中各有座佛、龛外两侧雕有胁持,上为天盖,天盖两旁各有一飞天,夹在佛龛中间另外四个面都有假门,有的做半开半掩式。第一层塔身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十一层小砖塔,塔身是两个座,图案集中在第二层上,可分成三部分,底部是伎乐人、龙凤、力士;中部是大斜拱;上部是大莲花座和栏杆。这些都是用砖雕成的,工艺高超,细致逼真,举目远望,这座古塔犹如奇峰突起,仰式高耸挺拔巍峨壮观。因多年风吹雨侵,塔檐部已出现裂痕。1994年将塔基及塔檐部分维修。
塔山塔为辽代砖塔,是阜新地区仅存且保护较好的三座辽塔之一。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塔面上转雕佛像、文字、莲花及宝瓶等图案,人物栩栩如生,高大美观,体现辽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转雕艺术的高超技艺。此塔历史考古价值很高,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1985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014年10月列为辽宁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因为塔山的塔是指泰山上的玉皇顶,而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走红于全球,而玉皇顶的塔是泰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历史上已经存在过几个不同的塔,但是目前依旧可以看到一座仿古的塔存在于玉皇顶上。
玉皇顶塔在历史上有过多次的修建和维护,除了历代皇帝的资助以外,民间的信奉和捐款也是玉皇顶塔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玉皇顶塔虽然不再是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形制,仍然保留了古塔的神秘感和历史感。
每年数百万游客登顶泰山,也必然造成了玉皇顶塔被侵蚀和损坏的情况,为保护和修缮这一高峰的代表性建筑,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