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划拨土地证和集体土地证的区别就是国有划拨土地证所使用的土地属于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就是使用的土地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简称集体土地。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土地,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所有土地。两者是有区别的
1、所有权人不同: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均是国有土地的共有人,国有土地属于“大众”所有,由人民政府代表全体中国公民行使所有权。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集体组织”)成员,非集体组织成员对该集体组织所有的土地不享有所有权,故集体土地属于“小众”所有,一般由集体组织代表其成员行使所有权。
2、用途不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他用,即通过使用权出让或划拨,用于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一是生产工作自用,用于建造办公场所、公益设施等。目前,自用的国有土地不能用于生活、经营用途,如建造住宅、酒店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方式也可分为两种,他用与国有土地类似,即将使用权转让、出租,获取收益;自用方面则与国有土地不同,除了可以生产工作自用外,还可以进行生活、经营自用,如作为宅基地分配给成员、建设集体住宅、娱乐设施、经营设施等。
3、收益渠道不同:由于政府自用的国有土地不能用于经营,故国有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出让使用权获得的出让费。集体土地收益渠道则更加宽广,既有使用权他用的转让、出租收益,又有自用土地及其附着物经营收益。
国有划拨是指政府将国有土地或房屋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或经济建设,划转给特定的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行为。划拨的土地和房屋都属于国有资产,由政府管理和监管。通过国有划拨,政府可以将国有资产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划拨方的监管和约束,防止滥用国有资产或违规行为。